临近年底,粤港澳大湾区西侧的黄茅海海域上,3000余名建设者热情不减,加紧施工,一条连接珠海与江门的“跨海巨龙”骨架若隐若现。
黄茅海跨海通道效果图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港珠澳大桥西拓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全长31公里,设700米级超大斜拉桥2座,是项目的主要控制工程。其中高栏港大桥采用钢箱梁双塔单跨斜拉桥设计,跨径700米;黄茅海大桥采用钢箱梁三塔双跨斜拉桥设计,跨径720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跨径最大的三塔斜拉公路桥。
塔柱是跨海大桥索塔结构的关键受力部位,由于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系数小,混凝土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升温快,当内外温差较大时,特别是本项目又处于异常复杂的海洋环境下,混凝土极易产生裂缝,导致钢筋腐蚀锈胀,影响结构的安全与正常使用。黄茅海大桥与高栏港大桥大部分结构处于浪溅与潮汐区,耐久性面临严峻考验,为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易开裂和耐腐蚀等问题,提高索塔的抗裂性以及结构的耐久性,绿材谷科技与项目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多方充分研讨论证后,在保持原有设计方案的基础上,以东南大学玄武岩纤维国家工程中心与绿材谷科技的专有技术和专利产品玄武岩纤维一体化成型网格(简称玄武岩纤维网格)为基础,研究制定了专项解决方案。
玄武岩纤维网格(GB/T36262-2018)具有如下特性:抗拉强度高,可以有效传递粘结应力;节点强度高,与混凝土形成一体化;热膨胀系数与混凝土接近,不会因为温度变化使混凝土产生裂缝;耐腐蚀,即使初期有裂缝,裂缝不会扩展;无磁透波,不影响保护层检测;延伸率高,变形能力较好。玄武岩纤维网格产品及技术经试验段验证效果很好,现已在塔座和塔柱上推广使用。
玄武岩纤维网格布置示意图
玄武岩纤维网格施工现场
使用玄武岩纤维网格塔柱效果图
结果表明,在黄茅海大桥及高栏港大桥索塔外侧8cm厚保护层中配置玄武岩纤维网格后,塔柱外侧裂缝数量减少约80%,且裂缝长度、宽度及深度均较大幅度减小,控裂效果明显。另外,使用玄武岩纤维网格不会出现网格外漏、显影以及骨料渗透差等现象。
通过本次和以往使用跟踪验证了玄武岩纤维网格具有良好的短期收缩裂缝控制效果,玄武岩纤维网格因其强度高,将发挥结构抵抗外荷载作用的裂缝控制效果,起到显著提升索塔结构长期耐久性的作用。
绿材谷科技的玄武岩纤维网格连续生产、一体成型,该产品及相应技术现为全国首家独创。玄武岩纤维网格物化性能优异,能有效提升结构的承载力、抗裂以及耐久、延性、抗疲劳等性能,可作为桥梁、隧道、建筑等新结构的增强材料以及老旧结构的加固材料。
玄武岩纤维网格产品展示
玄武岩纤维是先进的基础材料和典型的军民两用新材料,也是国家关键战略新材料,除了拥有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无磁、透波、绝缘等性能外,其绿色环保的特性也将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项目建成后,将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大湾区早日形成世界级交通枢纽,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更加均衡。